7种“洗法”越洗越脏

2021-07-21 05:39:19

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生活误区的问题,大家喜爱生活中是追求健康的,但是有的时候却是进入了一些误区,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养生误区吧,尽量避免以后再犯哦。

养生常识

用抗菌皂洗手

抗菌皂的除菌效果并不比普通肥皂强。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,75%的抗菌皂中含三氯生,会改变动物激素水平。

用洗衣机洗内衣

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微生物学教授查尔斯·基尔巴博士发现,如果内裤沾有约0.1克大便,一件内裤就可能导致水中大肠杆菌增加1亿个,容易导致衣物交叉传染以及病菌滞留洗衣机内,造成循环传染。因此,内衣要单独用开水烫洗,每次洗完衣物要清理洗衣机。

在水槽里洗菜

美国纽约长岛大学医院感染控制研究中心主任艾琳·阿布鲁佐博士表示,厨房水槽细菌超过50万个/平方英寸。如果不及时清理,容易导致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滋生。

冲马桶不盖盖子

不盖盖子时,水喷溅距离可达到6英尺(约合1.83米),导致粪便飞入空气中,很容易污染周围物品。

用烘干机代替擦手

用纸巾擦手平均只需15秒,用烘干机则需要45秒。而事实上,人们使用烘干机时,往往只用13~17秒,手部潮湿时容易沾染细菌。

不洗肚脐眼

美国《公共科学图书馆·综合》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,从60名志愿者的肚脐眼里提取的样本中,研究人员共发现了2368种细菌。洗澡时不要忽视了肚脐、耳根等小地方。

每天洗头

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皮肤病学养生专家米歇尔·罕佳妮发现,每天洗头会刺激头部皮脂腺产生更多的油脂。建议最好每周洗头2~3次。

补充阅读:洗菜不是冲冲泡泡 泡时间过长亚硝酸盐含量增加

说起洗菜,很多人都认为很简单,水龙头一拧,拿水一冲便大功告成。但是蔬菜上的农药残留,可能还死死地依附在上面,这样草草了事的洗菜方法根本拿它没办法。当然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洗菜的误区,下面来一起看看吧。

误区一、清水浸泡越长越好

浸泡时间过长或增加亚硝酸盐含量

“其实在洗菜时,如果使用凉水进行浸泡,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中一般含有甲醛或其他化学物质,有可能会溶解在水中。如果使用热水进行浸泡,温度过高,有可能会破坏蔬菜中含有的维生素,造成营养流失”,专家告诉记者。

清水浸泡本身是去除蔬菜中农药残留较好的方法,一般来说泡10分钟左右是比较合适的,但并非浸泡时间越长,去除农药残留的效果越好,尤其是在夏季,由于气温较高,一些微生物便有可能在蔬菜表面滋生,专家表示。

另外,也有媒体报道称蔬菜浸泡时间过长,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会随之增加,专家告诉记者,亚硝酸盐的确有增加的可能性,但这一点并不能肯定。一般来说,蔬菜在浸泡前,都会有破损,如去根、菜叶破损等,使得蔬菜裸露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接触,这的确会导致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,但蔬菜在水中浸泡时,由于处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,所以并不能肯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。

误区二、先切后洗更干净

易使断面氧化,营养素流失

对于先切后洗是否能更有效去除农药残留,专家表示, 一般来说,我们并不建议将蔬菜切开后再进行清洗,因为切开后,蔬菜的断面处与空气接触,有被氧化的可能。另外,清洗过程中,一些农药残留等也有可能会黏附在蔬菜的断面上,所以,先洗后切的做法是比较科学的。

专家表示,先切后洗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科学的,推荐市民还是先洗后切。因为切菜后会在蔬菜表面形成刀口等破损,再进行浸泡也会导致营养素的流失。

误区三、淘米水只洗一次

很多市民认为淘米水、淡盐水有杀菌养生作用,洗了蔬菜后便没有进一步冲洗。“其实用这两种洗液,一般都是在固定容器中洗,农药都溶解在了水中。”专家提醒,不论用什么洗液洗菜,洗完后都必须用流水冲3-5分钟。

误区四、臭氧清洗机洗菜

针对网上兴起的用臭氧清洗机洗蔬菜,专家认为,臭氧清洗机价格不菲,作用却并不大。清洗机只能去除蔬果表面的农药,洗净力跟水差不多,而且许多农药并非臭氧能破坏。有些蔬果含有氮,与臭氧反应后会形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,且万一臭氧外泄,可能危害健康。

这些蔬果农药残留多吃前要谨慎

1.抢收抢种的蔬果。如台风来前抢收的,因市场价格较好,容易忽略农药使用的安全采收期,所以有可能农药残留较多。

2.非时令蔬果。非时令蔬果的病虫害会较多,生长不易,所以非得使用许多农药、催熟剂等,才能对付病虫害,使其结果、硕大。

3.连续采收作物。荳荚类、瓜类,通常农民会在成熟的蔬果上喷洒农药,以防虫咬,而这类作物在产季时,会不停地长出新的果实,所以大的果实喷药时,旁边尚不能采收的果实也被喷到了,除了有反覆喷洒农药的危险外,也有可能发生“今天喷药,明天采收”的状况,以致容易过量。

4.高经济价值。因市场价格较好,上市前为了避免果实被虫咬而有损卖相,卖不到好价钱,所以容易使用较多化学药剂,使蔬果长得硕大又美观。专家指出,像樱桃、茶叶等都是常被化验出残留较多农药的作物。

健康小常识

电脑开机的那段时间所释放出来的辐射值是最高的,所以按完开机键,请站起来走开,避免接受辐射。而在使用电脑的时候,如果能够保持与屏幕的距离在四十公分以上,电脑对人体的辐射就会降低很多。

座便器很方便,而且比起蹲坑不知道要省力舒适多少。可实际上,蹲坑那种看着很吃力的姿势,才是最有助于胃肠道运作的。并且座便器由于与皮肤直接接触,多人使用,很容易会引起某些疾病的传播。

有些人很爱干净,每天都要洗澡,而且水温很高,觉得这样既讲卫生又舒适。殊不知这样的做法等于是在破坏皮肤表面的角质层,而角质层的作用就是为了保护皮肤,让水分不容易丢失。所以天天洗热水澡的人多数会觉得皮肤干痒厉害,而洗澡时很用心搓澡的就更容易发痒了。因此夏天出汗比较频繁的情况下可以每天洗澡,天气转凉后一周洗两次就足够了,水温也要控制一些,只要皮肤不会感觉冷就可以了。

喜欢染发的童鞋要注意了,如果你打算染的颜色越淡,像银白、淡黄,那么你所受到的化学制剂的危害将比染成红色、紫色等深色更大。因为要想将原先的黑色变成淡色,就必须要先褪去原色,然后才能着色。而这种褪色剂对人体的健康所带来的伤害是相当大的,比着色剂要大得多。

烧饭的时候使用开水,不仅可以缩短烧饭的时间,而且开水能最大程度低保护大米中的营养成分不流失。

生活中13个养生误区

1、口香糖能健齿

吃了口香糖不漱口,其糖分同样会在口腔中发酵产酸,腐蚀牙齿,形成龋齿。另外,口香糖中含有橡胶增塑剂、硫化促进剂和防老化剂等添加物,这些都有一定的毒性。增塑剂的代谢产物为苯酚,毒性较强,在消化道吸收入血后,可危害人体健康。

2、鱼吃得越多越好

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,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,故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、保护视力、消除炎症颇有益处。但食鱼并非多多益善,鱼的 脂肪酸中含有20碳五烯酸,它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,长期过量食鱼,可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,如皮下紫癜、脑溢血等。爱斯基摩 人以食鱼为主,有人发现尽管他们几乎没有人患冠心病、脑血栓症,但脑出血却成了他们的重要死亡原因。

3、饮酒可增强性功能

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。在初期,少量饮酒能促进性兴奋,正如常言所说的“酒壮色胆”。但长期饮酒,就会产生抑制作用,只会减弱性欲,导致阳痿早泄、射精障碍、性交不能,最终造成性功能丧失。酒精还直接影响精细胞的生成,使生育能力下降,造成胎儿畸形,殃及后代。晋代诗人陶渊明一生酷爱饮酒,所生五个孩子不是愚钝就是白痴,使他追悔莫及。

4、饮酒能御寒

酒精在体内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是极小的,酒后有暖烘烘的感觉是因为酒精能刺激血管扩张,加快新陈代谢,给人一种增加了热量的假象。此时体内散热加快, 如果真正供给热量的糖、脂肪和蛋白质供应不上,就进入寒冷的环境中工作或锻炼,极易发生伤风、感冒,招至疾病。进行冬泳的人更不能在入水前饮酒,否则会很 危险。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或锻炼的人应多吃含糖、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来增加热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