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九天”小寒养生做好“防寒保暖”6部曲

2022-01-14 23:28:50

小寒丨严寒天气要来了,做好养生的6件小事

小寒节气,标志着我国大部地区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——“小寒大寒、冷成冰团”。目前,全国多地正在经历着降温、降雪天气。

同时,1月8日即将迎来“三九天”的第一天。俗话说,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”的说法,表明了此时期温度的寒冷状况。

小寒遇三九,全年最冷的时刻来了!

温差较大,要防“脑卒中”

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,这与寒冷天气导致血压升高有关。气温骤降,昼夜温差悬殊,低气压、高湿度,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,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,使得血压骤然上升,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。

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、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、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、眩晕伴呕吐等症状时,必须高度警惕,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。

小寒养生,坚持做好这六件事

民间有种说法,“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,熬到春天,又能平安过一年!”虽然小寒遇上三九天,迎来了全年最冷的时刻,但这个时候也是养生的好时机,而此时的养生关键就是“防寒保暖”。

1、养好肾

冬季时节,肾的机能强健,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。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“养肾防寒”。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,如辣椒、肉桂、桂圆、姜、羊肉、猪肚、南瓜、大枣等,以补益身体,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。

2、护好头

小寒时节着衣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。尤其是头颈、背、手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。民间有“冬天戴棉帽,如同穿棉袄”的说法,在寒冷时,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,体热会迅速从头部散去,而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,也有助于防寒。

3、暖好脚

除了头部,脚也是冬季保暖必不可少的部位。每晚坚持用温热水泡脚,可以很好地缓解冬季脚部冰凉的情况,此外还可以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,既温肾补阳,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。

4、睡好觉

《黄帝内经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》中称: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。”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,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,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。冬日适当早睡晚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

5、身要动

俗话说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;冬天懒一懒,多喝药一碗”。小寒节气应适量运动,可增强免疫力,有效预防感冒,同时使人精力充沛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,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,以免使阳气外泄。

6、心要静

在精神、心绪上宜静神少虑、畅达乐观,情绪波动大,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。做到不为琐事劳神,心态平和,才能为生活增添乐趣。